超過900萬考生將奔赴高考考場,牽動著全社會的神經(jīng)。
想起端午短假一外國朋友的遭遇。
他熱愛中華文化,多次造訪北京,以至于愛看新聞聯(lián)播,培養(yǎng)了敏銳的時政嗅覺。
他說:我來這里遭遇訂房難,原以為你們在為黨慶生,事后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是高考來了。并為此表示相當驚訝。
老外訂房難的背后,是祖國各類“護考行動”風起云涌,幾近全民皆兵。
家長自不待言,從逼迫孩子好好學習轉(zhuǎn)向以人為本,呵護備至,不僅積極陪考,在考場外冒著酷暑一站一整天,此前更是嚴格自律,按國喪日水平自覺停止一切娛樂活動,并將考場周圍的賓館搶訂一空以供孩子休憩。
民意為天。政府機構(gòu)終于認真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宗旨,公安、教育、環(huán)保、交通、氣象等部門紛紛加入“護考行動”,工作效率、成果急速改觀。考試期間,各市不僅自覺停止強拆,還禁止夜間建筑施工作業(yè)。
各地出租不再拒載,紛紛組建“高考護考車隊”,“愛心送考”成為這個據(jù)說道德滑坡時代動人的暖流。有司機還為考生準備了早餐和風油精等物品。媒體甚至連考試需要帶2B鉛筆都刊登出來。
拋開個別奸商由于血液里缺乏道德這個血型,利用高考房、高考補品、高考文具加價謀取暴利,世界幾乎瞬間充滿愛。
感動中國的汶川抗震精神居然在高考身上附體。
兩天高考日,誰再說祖國道德滑坡、價值迷失、信仰缺失,俺指定跟誰急。
但愛的代價相當沉重。
首先,在參加公務員考試增加兩年基層工作經(jīng)驗硬指標后,高考是窮孩子改變命運的唯一一次公平的機遇,一考定終身更加剛性固化——盡管畢業(yè)即失業(yè)現(xiàn)象頻現(xiàn),盡管每年都有數(shù)十萬考生自絕于教育部及全社會棄考。
其次是城市管理的脆弱和低效。如果不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在當下的管理體制和能力下,似乎很少有地方能在常態(tài)下保障全體考生完成這次命運大考,出了事便影響政府形象甚至社會穩(wěn)定——還好,集中優(yōu)勢兵力打殲滅戰(zhàn)向來是社會主義祖國的優(yōu)越性。
根本在于整體教育變革的滯后。教育專家熊丙奇說:護考可從側(cè)面看出教改并沒有達到根本性效果,真正實現(xiàn)多次考試、多元錄取的話,高考應趨于平凡,F(xiàn)實是:去行政化大業(yè)未竟,北約華約自主招生聲浪陣陣,但疑似利用壟斷地位進行掐尖游戲,無形中加重考生負擔,而真正想肩負此重任的南科大45名考生由于試圖不參加高考卻遭到教育部警告。
最后,俺想起自己24年前的高考。
俺發(fā)著高燒,沒家長陪伴,沒愛心車隊,也沒各部門無微不至的服務,獨自一個人從很遠的家每天騎車趕赴考場。相同的是,都是應試教育下的蛋,不同的是,那時這件事多數(shù)孩子能夠自己獨立完成。
為了越來越貶值的高考順利舉辦,整個社會卻在為此支付越來越高昂的成本,這到底是因為神馬?
一個有病的時代才會瞬間充滿愛。很速成很功利。
平時是愛無能還是不敢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