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提問:2014年以來,我市公安機關打擊通訊(網絡)詐騙犯罪方面有哪些典型案例
答:為最大限度的打擊犯罪、維護百姓財產安全,我市公安機關主動出擊,嚴格落實首問責任制,對通訊(網絡)詐騙案件做到如實受理、規(guī)范立案,加強初偵初查工作,整合各破案資源和手段,克服偵查取證等困難,及時偵破了一批通訊(網絡)詐騙案件。較為典型案件有:
(一)鄞州破獲網絡投資詐騙案。2014年4月6日,被害人楊紅玲(女,35歲,鄞江鎮(zhèn)東興村人)在阿里巴巴網站上看到一個名為山東名匠投資公司(注冊地址:山東濟南市中區(qū)經一路88號明珠國際商務港1530號;注冊號:370103200068297;法人:鄭修建;聯系電話:053188205599;手機:13969163555),從事投資房地產短期過橋業(yè)務,稱投資10萬元30天能獲利74500元。于是事主通過聯系并嘗試購買了3000元,達到了預期回報,事主信以為真,之后在4月8日至15日期間,事主先后通過支付寶打入對方支付寶約34萬元,16日通過網銀匯款1萬元到該公司賬戶(賬號:37001616338050152570,開戶行:中國建設銀行濟南市大觀園支行),期間取得的收益都再次投入投資產品中,至4月17日事主發(fā)現公司不再返還本金和利息,該公司網頁也無法打開,發(fā)現被騙,遂報警,損失價值約35萬元。
我公安機關通過對涉案相關信息進行查證,充分運用相關技術手段,經過近三個月的連續(xù)奮戰(zhàn),二下廣東,三赴福建,經過不懈努力,于2014年7月8日,成功打掉一電信詐騙團伙,抓獲黃友彬、黃仕興兩名案犯,經訊問了解到自2013年10月份起,犯罪嫌疑人黃仕興伙同黃友彬為了詐騙他人錢財,事先購買銀行卡、手機卡、筆記本電腦、手機等工具,隨后通過網絡用假冒的身份信息注冊了一家名為“山東名匠投資有限公司”,然后再購買域名、空間,注冊QQ號、淘寶賬號、支付寶賬號、無線的3G上網卡,通過百度推廣代理,購買投資、理財、小額投資等關鍵詞投放到上述公司的網頁中,再將網站放在阿里巴巴的網站上。在完成上述的準備工作后,黃友彬和黃仕興來到廣東揭陽的普寧,租房后以高回報的信息誘騙其他客戶購買其虛擬的理財產品,實施詐騙,該二人一開始先按照約定返利給購買投資產品的客戶,以取得客戶的信任,待客戶將大筆現金打入后,二人將網站停掉,將對公賬戶的錢套現,逃離廣東。通過此方法,該二人共計詐騙受害者楊紅玲等70余人錢財共計100多萬余元,二人共非法獲利20余萬元。犯罪人員對上述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此案破獲包括我區(qū)楊紅玲被騙35萬案在內的詐騙案件近百起,涉案價值340余萬,已追回贓款70余萬元,剩下涉案贓款也在進一步追繳中。
(二)海曙破獲利用銀行和支付寶漏洞實施的詐騙案。2014年2月7日至28日期間,受害人林高因收到一條辦理信用卡的短信,就按照短信上的號碼與對方聯系,并按照對方的指示去銀行辦理了一張儲蓄卡。雖然儲蓄卡辦理使用的是林高本人的信息,但對方稱辦理銀行卡所留的電話號碼必須要填寫對方提供的號碼,因此林高又去大沙泥街招商銀行把自己以前的一張招商銀行儲蓄卡的聯系電話改成了對方給的號碼。后2月28日林高去銀行查詢時發(fā)現自己卡里6萬元已經被支付寶先后分五次轉走。經查該案系一團伙所為,,犯罪團伙利用了銀行與支付寶的漏洞,利用辦理銀行卡時預留的手機號碼開通支付寶快捷支付轉移受害人的卡內現金。經偵查,9月29日在湖南長沙一舉抓獲5名犯罪團伙成員,當場繳獲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移動電話等作案工具,破獲系列性網絡通訊詐騙案件40余起,涉案價值20余萬元。經審訊,該團伙對通過群發(fā)短信,以辦理高額低息貸款為誘餌吸引受害人,誘騙受害人修改手機銀行聯系方式,再通過支付寶轉賬的手法實施詐騙案件40余起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三)高新區(qū)破獲QQ詐騙外貿公司財務人員案,案值180余萬元。2014年8月12日15時許,我市高新公安分局新明派出所接到屠某報警:有人冒充其公司總經理、董事長的QQ,指令其將公司賬戶內資金轉賬至2個賬戶,被騙180.8萬元。經初查,涉案賬戶為一個建設銀行賬戶、一個工商銀行賬戶,兩賬戶在收到被騙款后,利用網銀轉賬方式以每筆20120元轉入90張農業(yè)銀行卡內,并于當日下午在廣西南寧馬山縣和河池市一帶ATM機提現。經進一步偵查,專案組于8月27日在廣西南寧抓獲3名犯罪嫌疑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