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過浙江奉化,聽說這里頗重“彌勒文化”,不由好奇。何以此亦“文化”,且這“文化”偏看中了此時、此地、此神?我便一路向當(dāng)?shù)厝罕娬埥獭?/p>
看中此時,是因為2008年真的不同尋常。這一年難事多,喜事也多,可謂佛教所言的“悲欣交集”。這里的群眾大概希望彌勒此時也來一起回味難忘的2008,同悲同喜。
看中此地,則因為據(jù)稱彌勒菩薩的化身——布袋和尚出生奉化。且近代佛教革新家太虛曾任奉化雪竇寺的住持,提議應(yīng)將雪竇山奉為“彌勒道場”,后來趙樸初也贊同此說。
那么,為什么選中了此神——彌勒菩薩?
彌勒菩薩是個“人道主義者”。他是神,更是人,也食人間煙火、重人間真情。你看他,和藹可親、笑口常開,肚子大大,人見人愛。有的彌勒像上,還爬著很多小孩嬉戲。他重視人性人情,主張建立“人間凈土”,弘揚“人間佛教”。可以說,彌勒文化是“以人為本”的文化。
彌勒菩薩是個“樂觀主義者”。佛教的“四諦”——“知苦、斷集、慕滅、修道”,認(rèn)為“有漏皆苦”,主張“苦修苦行”才是“解脫之道”。但一味地“苦海無邊”也不行,因此又主張要“慈悲為懷”,以“悲”來拔眾生之苦,以“慈”來與眾生之樂。彌勒信仰一改佛教側(cè)重講“苦”的規(guī)矩,偏喜以“大慈”予眾生歡樂。他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笑容可掬,讓人感受和睦、和樂。其實,苦與不苦,還要看你怎么看,怎么想。當(dāng)前,世界金融危機引起一片恐慌,大概就很需要一點樂觀主義精神來提振信心、摒棄慌亂,才能沉著應(yīng)對、穩(wěn)健前進(jìn)。每臨大事有靜氣,每臨難事先打氣。逆境中不怨氣沖天,順境中不盛氣凌人。包容、大度,和善、和諧,便會生出不盡的幽默和快樂,就會有凡事“先面對它、再處理它、再接受它、再放下它”,然后再拿起和應(yīng)對新的事情、面對新的挑戰(zhàn)的“勇猛精進(jìn)”的境界。這是彌勒菩薩總能笑口常開的奧秘。可以說,彌勒文化是樂觀向上的文化。
彌勒菩薩還是個“面向未來者”。每個宗教都有關(guān)于世界和人類起源的解釋,圣經(jīng)的第一章就是“創(chuàng)世紀(jì)”。彌勒則偏偏著眼未來、看重未來,而且對未來充滿希望。據(jù)稱他只是“菩薩”(佛教認(rèn)為“菩薩”就是“覺悟了的生命”,人皆可成菩薩),尚未成佛,就總期盼著下生世界成佛,龍華樹下講法。盡管歷史上隋唐二代有過不少集眾鬧事乃至叛亂謀反者,常借彌勒化身組織“彌勒會”,導(dǎo)致封建王朝對彌勒文化心存芥蒂,但老百姓總認(rèn)為彌勒是“未來佛”,能帶來未來的光明和希望,因此歡喜他,崇敬他?梢哉f,彌勒文化是放眼未來的文化。
一個彌勒信仰,卻原來其中確有文化。這文化,其實不是“神”的文化,而是“人”的文化,是要借神來想人之所想,言人之所言。改革開放以來,奉化、浙江乃至全國,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蒸蒸日上,人民奮發(fā)努力、安居樂業(yè),大家都喜從中來。展望未來,如夢如歌,“我們的理想,在希望的田野上”,大家對未來充滿憧憬和希望。這也是此時此地頗喜此“神”,并稱之為“彌勒文化”的一個原因吧。(葉小文)
|